服飾
當地美食
建築特色
技藝與工藝
伊達邵國小
邵族男女傳統服飾。(女子手持木杵) 邵族在清領時代時,就以織縫「達戈紋」花布聞名而被記載於清代《皇清職貢圖》中。達戈紋是麻線加上狗毛織成的布匹,之後受到貿易交換的影響,轉為採用棉布等容易取得的布料。邵族男性傳統服裝衣材由皮革、麻布、樹皮等製成,男性服裝有皮帽、頭飾、胸掛、無袖上衣、腰裙、長套褲、皮革鞋等。女性服裝以麻布、棉布為原料,女子服裝包含頭巾、有袖上衣、胸衣、腰裙、腰帶、膝布及花草製作的頭冠。邵族服裝顏色以深、淺褐色、藍色、灰色與黑色為多,圖案表現上多為幾何形花紋。
邵族的男性服飾以白色為底,外加使用深、淺褐色、藍、灰及黑色添加圖文,另外並配戴上以鹿或兔皮鞣製而成的軟皮帽當做頭飾。傳統的男性服飾中,其胸前一塊幾何圖形下襯白麻布,也是邵族傳統編織藝術的代表。男子服飾大致包含頭箍、頸連、胸兜、無袖上衣、腰裙、長套褲,與鄒族有點類似,唯一較為明顯差異是胸袋前的織錦圖紋具有族群識別特徵邵族女子服飾主要包含頭巾、有袖上衣、胸兜、腰裙、腰帶、膝褲及花草編成的頭冠,頭巾,過去是用黑棉布,現在則用紅布條或黑布條為底來做成額飾,上面縫上亮片和珍珠,在耳鬢還掛著小珠子流蘇,綁帶則繫在後腦。胸衣是連身長衣,具有裙子的功能,由兩片長度到膝蓋的長方形棉布製成,相互斜繫於左、右肩上,再繫上腰帶。
衣用達戈紋或用皁布、白布,俱短至臍。每年二月間力田之候,名換年;男女俱衣雜色綢紵紅襖,曰包練;或妝蟒錦繡為之。番婦頭帶紗頭箍,名荅荅悠;用白獅犬毛作…衣用鹿皮、樹皮,橫聯於身,無袖;間有著布衫者。捕鹿時以鹿皮搭身,皮帽、皮鞋,馳逐荊棘中。番婦衣,自織達戈紋,又名府律式。掛青紅南把珠於項,亦漢人所製。收粟時,則通社歡飲歌唱,曰做田;攜手環跳,進退低昂,惟意所適
因此,從上述所知,傳統的邵族服飾頗具文化特色,其衣料材質有皮革、麻布、樹皮布、棉布等四種,這些傳統的衣料大致可在邵族人的ulalaluwan「公媽籃」內看見,如:皮革,多為男子狩獵時的野獸皮革揉製而成,多用於男性衣物或製成皮帽;麻布,邵族傳統的織布方法,為使用移動式水平背帶織布機,通常邵族的女性,都能自織苧麻布,男性的傳統服飾中,其胸前一塊幾何圖形下襯白麻布,即是邵族傳統編織藝術的代表;樹皮布,當時聞名一時的水沙連達戈紋布,就是樹皮合葛絲,染五色狗毛夾雜編織成的毯子,不過,邵人由漢人習得棉布編織後,傳統的機織藝術便快速式微衰退。
邵族男女傳統服飾。(女子手持木杵) 邵族在清領時代時,就以織縫「達戈紋」花布聞名而被記載於清代《皇清職貢圖》中。達戈紋是麻線加上狗毛織成的布匹,之後受到貿易交換的影響,轉為採用棉布等容易取得的布料。邵族男性傳統服裝衣材由皮革、麻布、樹皮等製成,男性服裝有皮帽、頭飾、胸掛、無袖上衣、腰裙、長套褲、皮革鞋等。女性服裝以麻布、棉布為原料,女子服裝包含頭巾、有袖上衣、胸衣、腰裙、腰帶、膝布及花草製作的頭冠。邵族服裝顏色以深、淺褐色、藍色、灰色與黑色為多,圖案表現上多為幾何形花紋。
邵族的男性服飾以白色為底,外加使用深、淺褐色、藍、灰及黑色添加圖文,另外並配戴上以鹿或兔皮鞣製而成的軟皮帽當做頭飾。傳統的男性服飾中,其胸前一塊幾何圖形下襯白麻布,也是邵族傳統編織藝術的代表。男子服飾大致包含頭箍、頸連、胸兜、無袖上衣、腰裙、長套褲,與鄒族有點類似,唯一較為明顯差異是胸袋前的織錦圖紋具有族群識別特徵邵族女子服飾主要包含頭巾、有袖上衣、胸兜、腰裙、腰帶、膝褲及花草編成的頭冠,頭巾,過去是用黑棉布,現在則用紅布條或黑布條為底來做成額飾,上面縫上亮片和珍珠,在耳鬢還掛著小珠子流蘇,綁帶則繫在後腦。胸衣是連身長衣,具有裙子的功能,由兩片長度到膝蓋的長方形棉布製成,相互斜繫於左、右肩上,再繫上腰帶。
衣用達戈紋或用皁布、白布,俱短至臍。每年二月間力田之候,名換年;男女俱衣雜色綢紵紅襖,曰包練;或妝蟒錦繡為之。番婦頭帶紗頭箍,名荅荅悠;用白獅犬毛作…衣用鹿皮、樹皮,橫聯於身,無袖;間有著布衫者。捕鹿時以鹿皮搭身,皮帽、皮鞋,馳逐荊棘中。番婦衣,自織達戈紋,又名府律式。掛青紅南把珠於項,亦漢人所製。收粟時,則通社歡飲歌唱,曰做田;攜手環跳,進退低昂,惟意所適。
因此,從上述所知,傳統的邵族服飾頗具文化特色,其衣料材質有皮革、麻布、樹皮布、棉布等四種,這些傳統的衣料大致可在邵族人的ulalaluwan「公媽籃」內看見,如:皮革,多為男子狩獵時的野獸皮革揉製而成,多用於男性衣物或製成皮帽;麻布,邵族傳統的織布方法,為使用移動式水平背帶織布機,通常邵族的女性,都能自織苧麻布,男性的傳統服飾中,其胸前一塊幾何圖形下襯白麻布,即是邵族傳統編織藝術的代表;樹皮布,當時聞名一時的水沙連達戈紋布,就是樹皮合葛絲,染五色狗毛夾雜編織成的毯子,不過,邵人由漢人習得棉布編織後,傳統的機織藝術便快速式微衰退。
因為邵族與外界其他族群接觸得早,農耕時期即種植「旱稻」、「水稻」之作物,成為族人之主食,其次為蕃薯、芋頭、花生、玉米及周遭環境隨手可採的野菜、野果。邵族男子除了以狩獵為主,漁獵更是部落和家庭重要之食物來源,日月潭魚類產量非常豐富,當族人捕獲大量的魚、蝦時,會以醃漬方法來保存,因此也成為邵族傳統特色食物之一。現今,伊達邵部落是一著名觀光地區,邵族人已無從事農耕生活,除了自家菜園和季節性竹筍等作物採收之外,大部分主要從事觀光、餐飲等商業活動。
邵族人自從與漢人學習水稻種植之後,水稻就成了族人最重要的主食之一,其實,邵族人長期與漢人共居之下,他們的飲食文化也幾乎與漢人無異。魚池鄉農業推廣委員會,近年來也在日月潭周圍大力推廣農產品:香菇、筊白筍、虎頭蘭等,俗稱為日月潭三寶,這三項作物除了漢人從事種植之外,邵族人也偶爾參與耕作,例如邵族耆老石阿松先生,就是一位經驗熟稔的蘭花栽種高手。主食除水稻外,邵族人的副食品還有蕃薯、里芋、樹薯等根莖類作物,以及少許山菜...等,一般來說,緊鄰湖邊居住的邵族人,肉類蛋白質的來源還是以水產魚、蝦為主,至於豬肉、雞鴨之類,除在大型祭典如狩獵祭儀式、年節常見外,邵族人偶爾才會食用之。當然,與其他原住民族群飲食文化相同,啜飲小米酒的習俗也可常見於社內。
日月潭畔的觀光場域,使邵族人發展出以原住民獨特習俗製法的風味餐來吸引遊客,例如醃肉醬菜、竹筒飯...等等,其中最著名的飲食山產如:
奇力魚又稱尖嘴仔,魚身像拇指般大小,二指寬、十公分長,小而微尖所以不易捕撈,族人常常使用一種特製的漁網灑在潭水中,等待魚群游過來卡在潭水中。奇力魚每回產卵期就會成群結隊在邵族人特製的浮嶼間產卵,俗稱打粉,傳統邵族人常在家屋前砌火堆,留下餘火烤奇力魚,有時族人會直接以大量的鹽巴醃魚,直接攝取鹽分與蛋白質。曲腰魚又稱為翹嘴魚,是日月潭高貴的魚種,相傳先總統蔣介石先生十分愛吃曲腰魚,早年他蒞臨涵碧樓渡假時,曲腰魚常常都是他座上的佳餚,因此,曲腰魚又有「總統魚」的雅稱。曲腰魚味道粉潤,但細刺特別多,所以餐廳多以清蒸方式料理。另外,日月潭出產一種體型非常小的蝦子,族人常以鹽、蒜炒熟,大型的蝦類則以竹筒蝦與活跳蝦料理。
刺蔥是邵族人特殊的蔬菜野味,濃郁的香氣別緻爽口,通常族人喜歡把刺蔥炒蛋佐飯食用,另外,山蘇、碧玉筍、龍鬚菜也是族人經常食用的蔬食。芋頭也是邵族人的主食之一,在邵族知名的佳餚中「芋泥大腸」是一道口味漢化的邵族餐。
以蕃薯炒蘿蔔乾再以竹葉包製成粽型的地瓜粽,是當地爽口輕便的小吃品,淋上店家獨特的醬料,往往吸引饕客前往。不免俗的,竹筒飯也是當地著名的飲食,相傳,邵族人上山耕種或狩獵,竹筒飯便是當時最輕便的食品之一。
日月潭周圍的香菇大多以太空包方式種植,不僅品質優良,而且菇蕈十分清潔乾淨,每年三月到九月是香菇的盛產季節,潭畔亦有大型的香菇園供遊客留賞與參觀。麻糬是邵族人傳統的祭品物,例如用麻糬製成的白鰻,是邵族狩獵祭中最重要的一項祭品,而一般的餐廳,也販售麻糬製成的食品,不過食用的意義,兩者並不相同。隨著時代的腳步與商業觀光的影響,邵族人的飲食文化,慢慢由簡泊趨向精緻。
日月潭青嶂白波、雲水飛動,最利於茶類的生長,一百多年前,日月潭畔便以茶類享譽盛名。當地著名的產品即是全然發酵的阿薩姆紅茶,茶品可分成條型紅茶、切菁紅茶、粹型紅茶三種類型,水色艷紅清澈、香氣純和甘潤,相傳,此地的茶品可與歐洲紅茶相互爭名
民國十四年,日人選擇印度阿薩姆茶種來台生產,於南投縣境內的魚池鄉、埔里、水里開發種植,民國五十五年種植面積遂廣達1.815公頃。目前鄰近的紅茶種植,漸漸受到日人的影響,改為無農藥耕作的有機茶品,目前以有機森林紅茶最為著名。
營業:8:00-18:00
電話:04-92855668
地址:南投縣魚池鄉義勇街(伊達邵老街商店)
來到這裡一定要吃的美食之一!
有煉乳、蜂蜜、海鹽、烤肉醬等口味,超推煉乳!
這是一家賣小米酒的老闆帶我們去找頭目的地方,他們家賣的烤香腸、烤肉串和小米酒都非常讚!建議都可以點來吃吃看
很多人說是來到這裡一定要帶一瓶回家的,非它莫屬!據說是他們自己親自釀的,而且日月潭當地有很多地方都有賣,一定要試試看!!!
地址:南投縣魚池鄉日月村義勇街76號(日月潭老街)
30年祖傳道地經營的台灣古早味,堅持簡單的料理,不簡單的人情味,嚴選新鮮食材傳統手藝,本店招牌滷肉飯,配上堅持手工自製的手工丸子湯,滷汁味道,帶著自然的醬油色,香氣口味濃郁。
每年農曆8 月的祖靈祭,如遇有族人願意擔任「pariqaz(主祭者)」,此年即為大過年,大過年的祖靈祭儀為期約20 餘日;如果無人願意擔任主祭者,稱為小過年,一般為期約4 ∼ 5 日。大過年時,族人們會在祭儀初程搭建祖靈屋,作為重要儀式,祖靈屋建材為竹子、木頭、茅草等,以就地取材為主,並以農作穀物、獵物獸骨等裝飾祖靈屋。祖靈屋約二至三坪,屋內放置酒甕、被毯,並在火塘裡升火,供祖靈取暖。祖靈祭中程,由高交、陳氏長老帶領族人們恭迎最高祖靈(日月盾牌)進入祖靈屋,女性禁止觸摸。祖靈祭期間族人每晚在祖靈屋前的廣場吟唱傳統歌謠與舞蹈,遇有月事和懷孕女性不得進入祖靈屋。祖靈祭完成後,祖靈屋隨即拆除,是一臨時性之祭儀建築。
邵族傳統家屋 邵族一百年前的傳統家屋平面格局為矩形,生活以三腳灶的火煻為中心,兩坡式的屋頂上覆蓋蓁草,剖竹編造雙層外牆、穀倉設置於室內,生活起居與農作功能存在於同一居室。興建傳統家屋時,以部落族人集體協力、男女分工完成。日本殖民統治時期邵族人被集體遷村至現今伊達邵部落之後,生活受到漢族影響甚重,家屋型式也跟著改變。以往族人普遍使用土埆磚造及瓦片,至中華民國政府主政後,家屋幾乎皆以鋼筋水泥、鐵皮等建築而成。無論時代如何演變,自早期至現今,族人於新居落成時,都要隆重地邀請女祭司到家中祭拜祖靈籃,請該戶祖靈入屋。
有關邵族會所的文獻只有兩處,另有一張可能的照片。清代頭社有位童生名莊士杰,寫了一份《頭水社化蕃採訪資料》,內中記述有會所:「男子無妻者,同造一大茅亭,就其中建一通眠之床。至夜間,無妻者同住其所安眠,表其名曰公廨,南北番皆如斯,又一名曰『瑪璘寮』。」此處南、北番指布農族與泰雅族。布農族其實並非各部落均有會所。泰雅族有望樓,兼具男子會所之作用。但其稱呼似乎都沒有「瑪璘」寮。倒是更南邊的鄒族大社有高架、大茅草頂的男子會所,稱為Kuba。另一文獻是伊能嘉矩的記述,他於1897年9月來到水社湖,住過卜吉庄(當時為漢人居住)、石印社,並走訪了頭社。「部落有一種公廨,蕃語叫做Varin。公廨的大小差不多是每邊兩間(12尺),是由原木支撐的3尺高木屋,木板上鋪有藤席,高床上的茅頂低垂,進屋後無法站立於其上,也沒有牆壁,空蕩蕩的。公廨是專供單身男子夜間睡覺的地方。高床下面的空間放雜物。也常充作牛舍。」 此段文字不但印證了上文獻的名稱及功能,還更詳細的記述了其形貌。
就目前邵族既存的老照片來看,似乎顯示有會所的影像的只有一張,也就是鳥居龍藏1900年5月到邵族水社所拍攝的九張照片中的一張。這究竟是何社,並沒有直接證據。在右邊的一棟房子,山面內凹並沒有牆,反而看到有高架的床,側邊倒有直立茅草桿結成的牆。房子寬度與深度由於照片很暗,無法確切判斷。但與伊能嘉矩文字之描述,至少也有七、八分的應合,顯示出會所真實的構造與大體形貌。可是除此之外,再也沒有別的相關資料了,甚至邵族是否有年齡組織或進行軍事訓練的文獻均缺乏。
這是指族人尚居住在Lalu島時所建的穀倉。清康熙年代幾位官員均記載著族人居住在Lalu島上。道光年間,鄧傳安(1821)的〈遊水里社記〉及〈番俗近古〉提到他親眼看到的穀倉。「…但見庋木水中,傍嶼結寮為倉,以方箱貯稻而已。 其實番黎不解? 畬…。」「仍令刺舟繞嶼緩行,以愜幽意。從舟中望傍嶼之寮懸觸髏纍纍。據稱馘首北港之野番。…」「水里社番,結寮為倉,而以方箱貯粟,累數箱為一倉。」由此文可知族人當時似乎仍在使用這些穀倉,它是高架的築於Lalu島水岸,呈簡單的「寮」的形式,依漢人的「寮」應即是二坡屋頂的用木、竹、茅草蓋的小房子。倒是貯藏的是稻米還是小米,應是後者。因鄧傳安尚置疑邵人不會種稻,因此島週邊的「浮田」並非「水田」。依李亦園的考證,「浮田」並非「田」,而是族人捕魚的好場所。另外,依李亦園訪談耆老,的確證實了穀倉的設立。「我們以前住在拉魯時,晒乾的粟都貯放在穀倉,穀倉都建於岸邊水中,用八枝或十枝很長很粗的竹子插在水底,竹子的上端露出水面,就在上面搭一小房作倉,這樣把穀子放在裡面,就不會被老鼠偷吃去了。」除了防鼠,其實也防火。至於穀倉懸頭骨一事,鄧傳安稱是出草泰雅族所得。事實上,在漢人入侵前,邵人與泰雅族黔面人 較敵對,與布農族關係較緩和。
劉枝萬在論及鄧傳安這段文字時,曾認為其作用在「防止鬼魅進倉」。唐美君調查光復後農作祭儀裡的收藏祭時,稱:「各戶在自己家裡舉行,不必請巫師來主持。由戶主向掛於倉前的成串的豬肩胛骨撒酒祝禱,求倉能常滿。」這裡指的倉在家裡,而且掛的是獸骨,並非人頭骨,顯然其間意涵不同。
依研究者看法,Lalu島沿岸的穀倉是很特別的安排,因為以後的文獻均未提及設置有獨立之穀倉,而只置於住屋內。沿水岸設穀倉以防鼠防火有實效,但在與泰雅族敵對的狀況下,居於Lalu島的邵族人似有意以穀倉懸頭骨來威喝入侵敵人的膽識。有趣的是鄧傳安細述到Lalu島的穀倉恐與泰雅族高架之穀倉並不相同。他說是「方箱貯粟,累數箱為一倉。」的文字。在日人的照片裡,似乎只有鳥居龍藏拍的一張日常用具,照片中人物手邊似為所謂的「方箱」。分箱裝置看來有一個好處,即是方便攜帶、移動。在Lalu島上族人來往住家與沿岸的穀倉,有方箱應較方便。當族人移出Lalu島之後 ,便未見有沿水岸建穀倉的作法。似均已設於家內,如唐美君所述。石森櫻訪談現今耆老於舊石印社的住屋,穀倉亦在屋內,但其形式構造為何尚無法確定,倒是耆老提及「穀櫃」字眼,似為過去之「方箱」。
邵族人因為居住在日月潭畔早期的族人,主要的編織工藝乃是以農耕及漁獵的產業型態所衍伸的生活用具為主,使用的材料有竹子、黃籐、和芒萁(或稱毛枝)所編製的背簍、背籃、提籃、飯盒、魚筌、蝦筌、簸箕以及祖靈籃…等器物。製作時,以竹子或是黃藤為主製成的器物各有不同,過去邵族人常到山上打獵,或到山上田裏工作,自行編製背簍、背籃來搬運物品,通常以黃藤來編製背簍,以竹子削片和芒萁(或稱毛枝)來製作魚筌和蝦筌來作為漁撈器具,捕魚有魚筌,捕蝦有蝦筌,做法略同。除此之外,由於取材的方便,族人生活中所使用的器具也皆由自己製作,材料為竹材、木材或黃藤…等,所製造出來的器具有竹釜、木盤、瓢杯、竹筒、籐器、桐木蒸斗、木臼等。為了方便從日月潭提水回家,族人用麻竹或孟宗竹來製造裝水用的竹筒容器,為了能貯藏酒類,族人以竹筒做成「貯酒器」且以竹材製成供飲水、飲酒的瓢杯。木臼係舂米之用,桐木製成的蒸斗則是蒸飯、釀酒、製作糕點的器具。
邵族勢力強盛時代,各氏族皆有其部落政治、經濟及祖靈信仰職務上分工的功能。毛氏skapamumu的氏族,其專司祭曆和titisan除穢儀式之外,並且從事武器冶鍊的工作。冶鐵時係製作武器與農具;武器有刀、矛、簇等。農具則有鐵鍬、鐵鋤、收穫刀等。邵族其他的氏族的族人欲得鐵製的工具,都要用粟或是獸肉,來向毛氏skapamumu氏族的人換取。
舂石音的杵mazbabiar,是由長短精細輕重各式所組合而成,杵約5~6尺長,中細,兩頭削成圓柱約各兩尺,由於杵的材質有所不同,又有精細長短,堅疏輕重之分,因此敲擊在杵石時所發生的聲響也會有不同的音階,而組合成多種不同節奏的杵音。臼為一圓形木頭,細腰,中間挖空二尺長。配樂的竹筒,其材料以新鮮的麻竹為佳,因為的麻竹所發出的聲音成了邵族的樂器,比較深沈且悅耳。
原住民族群較為精湛的木工藝術之一,使用一把刀片就能製成各式功能使用的器具,一般說來,邵族傳統的工具都需仰賴木製工藝,例如運載的交通工具—獨木舟,則是利用浮力較強的大木削製而成;舂米的木杵、木臼,以及以此演變成樂器「木杵」等,都是邵族為以精湛的木製藝術(圖1);儲藏使用的木筒、蒸筒、酒盅...等物品,亦是重要的木製食器。另外,邵族的藤編製具也是傳統重要的手工藝之一,例如邵族的ulalaluwan「公媽籃」則是一只圓口四方足的藤編籃子,每一家戶的ulalaluwan「公媽籃」,其型製、編法略有不同,別具精緻、巧妙;傳統利用魚筌網魚的器具,也是邵族藤編工藝的主要產物。
校地面積:19190平方公尺。
學區範圍:以日月村(伊達邵)為主。
班級數:6班
班級數:2班幼兒園
學生族群:以閩南、邵族為主要族群。
重點發展:
邵族文物、日月潭生態發展。
南投縣魚池鄉伊達邵國民小學,簡稱伊達邵國小,位於南投縣魚池鄉的一所國小,座落於日月潭國家風景區伊達邵部落,為全國唯一的邵族人文小學。其原稱德化國小,在2019年8月1日改名為伊達邵國小。
伊達邵國小最初於1949年成立的「魚池國民學校水社分校」,位在日月村文化街上的校地。1952年4月改名為「日月潭國民學校水社分校」。1958年9月因村名改名,校名改為「日月潭國民學校德化分校」。其在1961年8月獨立設校為「德化國民學校」。在1968年實施九年國教,改為「德化國民小學」,並在1988年2月遷到現址。
由於原校名的「德化」兩字意味以德化番,具有威權與他文化的優越意涵,當地地名在近年來已由「德化社」改為「伊達邵」,德化派出所在2018年亦改名為伊達邵派出所。當地民眾在2019年發起學校正名座談,而學校在2019年8月1日正式掛牌為「伊達邵國小」。
小朋友用熟練的邵族母語自我介紹,充份展現部落文化融入學校課程的成效,南投縣魚池鄉德化國小在8月26日正名為伊達邵國小後,讓學校更有邵族味,校長莊永智說,老師們特別將部落傳統技藝融入課堂中,打造豐富多元的特色校園。
校長莊永智表示,學校在國際知名的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範圍內,加上位於邵族傳統領域,學校不僅推動中英雙語教育,也加強母語教育。
伊達邵國小學生石哲民說,學母語可以與家中長者溝通,學習傳統技藝可以延續部落精神。 伊達邵國小善用自然環境與原住民部落習俗,打造全國唯一邵族特色小學,成為日月潭的一大亮點。